公鐵水多式聯運 進川物流運用鐵路比較優勢助力麻城加快建成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
隨著京九鐵路、麻武鐵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的相繼開通運營,并在麻城設站,麻城市與鐵路早已相互交織、高度融合,鐵路既是麻城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又是見證者。麻城也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近年來,湖北進川鐵路物流專列與麻城車務段落實 “打贏藍天保衛戰”和加快大宗貨物“公轉鐵”運輸等政策要求,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和石材企業,先后推出石材班列、集裝箱、敞頂箱等運輸產品,受到企業和民眾的歡迎,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不足5%上升到目前近12%。

近日,麻城車務段作為鐵路企業代表受邀參加麻城市委八屆十五次全會二次會議,參與審議了《關于新時代推動麻城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奮力挺近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實施意見》,圍繞更好發揮鐵路比較優勢、打造立體交通網和現代物流網、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議題積極建言獻策。會上,麻城車務段提出建立以鐵路為主導的現代物流網的思路,通過加快公鐵聯運、鐵水聯運等交通業態融合,推動多式聯運和集團式發展,有效擴大行業影響力,打造上下游完整的網狀產業鏈,吸引更多企業到麻城參觀、學習、考察、投資,積聚更旺的人氣。
同時,湖北進川鐵路物流專列進一步發揮鐵路全天候、大運力、低運價、節能環保的優勢,更好服務域內企業,讓客流、產品、原材料等更便捷、更高效地運輸。

重任在肩,惟有實干。湖北進川鐵路物流專列將積極配合麻城市交通導向型發展方向,圍繞麻城“主城引領、兩圈驅動、多極支撐”市域發展布局,堅持以鐵路為主導的立體交通網和現代物流網擘畫藍圖,奮勇擔當、主動作為,努力在服務鐵路改革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外,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日前舉行,在專場簽約儀式上,湖北進川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進川物流)與永川區人民政府正式簽約,成立西部進川建材調配樞紐物流聯運中心,鐵水聯運可節省運輸成本30%至50%,將大大緩解石材物流行業的壓力。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國內國外”產業鏈“雙循環”的政策,進川物流主動調整運輸結構,轉變經營思路和方向,瞄準石材產業國內國外市場,拓展大宗物資“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物流方式,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打通石材商品國內國際雙循環通道,為全國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進川物流董事長陳進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開通麻城至重慶、成都、貴陽、昆明4個方向點對點石材專列;武漢、宜昌至重慶快速集裝箱班列。3年來,公司僅經麻城站的發運量就分別達到98萬噸、183萬噸、209萬噸,其中集裝箱分別為27萬噸、87萬噸、110萬噸,2020年實現物流業務收入量8000萬元。
實現“公路、鐵路、水路”聯運通道
打通石材運輸銜接網絡,進川物流積極與武漢鐵路局合作,共投入2000余萬元對麻城鐵路貨場進行擴能改造,同時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合作開發了宋埠站鐵水聯運物流基地,今年又進行提檔升級。增添集卡車、正面吊等運輸裝卸裝備,打通與鐵路、公路、海運連接的“最后一公里”。開通石材專列。進川物流以宋埠站鐵水聯運物流基地,開通麻城至山東、重慶、成都、貴陽、昆明、廣州等全國主要石材產區的點對點石材專列;同時依托長江水運通道,開通武漢、宜昌至重慶快速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
打通國內外石材物流運輸通道
更好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加快構建石材物流新發展格局。進川物流積極拓展國內外石材物流運輸,積極開展水路、陸路、國際貨運代理,代理出入境報檢、報驗、報關業務,倉儲理貨,貨物裝卸,普通貨物運輸,貨物專用運輸(集裝箱)等業務,打通國內外石材物流運輸通道。在國際通道方面,依托武漢吳家山華中國際物流中心,打通霍爾果斯、滿洲里、阿拉山口西進歐洲、中亞,北接蒙古,南連東南亞等5條跨境通道;國內通道方面,積極構建以武漢、麻城為中心、輻射全國主要省份城市的物流快運網絡,實現“國內、國外”雙向循環。
建立“綠色環保型”交通樞紐體系
眾所周知,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回報低、用地成本較高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且對多式聯運、集裝箱等高效運輸方式給予的地方扶持獎勵政策不多。對此陳進川表示,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理念,先實現社會效益,后帶來經濟效益,對此建立綜合立體綠色交通樞紐體系,大力推進集裝設備應用,發揮集裝箱清潔環保的優勢,以麻城石材產業園為基礎,建立集裝箱無軌站,延伸集裝箱營銷觸角;借鑒港口集裝箱管理經驗,引入集裝箱信息管理技術,大幅提升企業物流信息化和管理水平。陳進川表示,“在目前80臺集卡車的基礎上,再增量20臺,實施麻城、宋埠石材等多個‘公轉鐵’項目,主動承接江船、公路大宗貨物運量轉移,努力降低大宗物流對公路的損毀程度,減少江船江域的污染,2020年該公司共發送集裝箱4萬噸,今年上半年,共發送集裝箱1.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