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一場疫情封鎖整個湖北,一個省都按下了暫停鍵,不得不與外界切斷一切聯系。但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是,疫情面前,無數人選擇逆行,與湖北一起共渡難關。作為以湖北為第二故鄉的陳進川也參與到疫情戰疫之中,他為石材行業建立起的“石材專列”物流運輸線網成了抗疫戰中不可缺少的“搬運工”。
整合行業資源籌建項目 剛剛啟動卻遇風浪
麻城作為素有“中國中部石材之鄉”美譽的城市,為我國石材市場提供了品種繁多的石材制品。陳進川憑借著自己對石材的了解和對石材市場的了解,在不斷的探索與努力之下,在麻城建立了“進川石材場”,扎根石材產業鏈20多年。
在陳進川看來,石材產業鏈在大數據時代來說,整個產業鏈資源整合并不算優質,尤其是運輸成本擠壓了行業將近30%的利潤。再加上石材本身重量問題,更是為運輸成本的控制雪上加霜。他常常感慨,“石材生意不好做,石材人也難!”辛苦產出與收獲之間的比例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但陳進川不服輸,他覺得在這個交通運輸基礎建設日益完善,運輸網絡也延伸深遠的時代里,依然靠著“汽運”這種方式進行石材產品流通的方式很有必要改善。于是他憑借對整個石材產業市場產量、分布的熟悉和扎實的調研,立馬與原來的合作伙伴“武漢鐵路集團”協商搭建“石材專列”的事宜,沒想到很快取得實質性進展,2019年年初便與鐵路集團簽訂了運輸協議,也拿到了相對低的運輸價格。


從目前“石材專列”的運營效果來看,石材行業的運力被大幅提升了82%,1500公里24小時到達的運輸優勢,為石材人建立起了劃時代的行業發展模式。雖然起步艱難,但在陳進川的努力之下,“石材專列”開始被同行接受,他搭建的平臺逐漸為麻城、襄陽、隨州等地的石材經營商們帶來巨大的利潤提升,初步統計每年能為大家省下1個億的運輸成本。

可“石材專列”剛剛得到市場認可,項目上馬不足一年,疫情來襲,陳進川的運輸事業就立馬被按上了暫停鍵。但作為進川石材集團的領軍人物,也作為“石材專列”的創始人,他在短暫調整之后,迅速加入到抗疫的行列中。不計成本,不求回報,高效利用資源,積極組織各類物資有條不紊的通過“石材專列”中轉和配送。于是他的擔當讓更多人看重“石材專列”的發展,一場疫情讓一個更好的物流平臺誕生,陳進川的石材廠和運輸專線被更多人知曉。
重整旗鼓信心十足 大愛無疆助力品牌發展
疫情正瘋狂肆虐的時候,陳進川的“石材專列”——麻城市進川鐵路專列,自掏腰包調動40余部大卡車聘請員工免費為麻城市政府運送防疫物資、等生活用品,得到了麻城市政府的高度認可。陳進川將自己的運輸線全部用于支援抗疫,這件事讓政府點贊的同時,也而得到了麻城市同行和麻城廣大居民的認可。

隨著疫情的逐漸平穩,陳進川的石材專列從原先賠著資金做公益的局面開始不斷回暖,一些合作過的老客戶介紹新客戶,在疫情松動,國家提倡復工復產的情況下,繼續為石材人帶來“優質、高效、經濟、實惠”的運輸服務,沿線石材市場也隨著這趟“專列”重新展現活力,石材人抱團取暖,在陳進川的帶動下重新贏得事業的增長點。
陳進川服務石材市場搭建“石材專列”平臺的事情不僅成為了石材人津津樂道的創舉,成為石材人突破石材行業限制的橋梁,更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站中的優質項目,他不僅為石材人提供了良好的運輸環境,也在促進沿線石材產業發展的同時,拉動就業,帶動就業崗位的增加。與政府之間的默契合作,也讓陳進川的事業得到了更多發展機遇。在和武漢鐵路簽署“專列協議”之后,南寧鐵路、成都鐵路、蘭州鐵路、漳州鐵路、濟南鐵路等車務段簽署協議,將“石材專列”的輻射范圍不斷由東向西的延伸,從帶動麻城及周邊石材產業發展,逐漸向帶動全國石材產業發展。

辦實事,敢擔當,讓陳進川成為石材人都知道的優秀企業家,無論是同行、合作伙伴還是石材采購客戶,無一不對陳進川在疫情中的舉動十分欽佩,更是對他卓越的領導眼光和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十分認可。所以他的“石材專列”在服務石材人的同時,也得到諸如中儲糧、晨鳴紙業、國貿紙業以及武漢多家大型鋼鐵廠的青睞,與他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疫情之下,陳進川大愛精神為受苦受難的人民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個人得失的淡然讓陳進川展現出一個企業家千帆過盡,志向高遠的胸懷,也用大愛無疆的氣度悄然間為企業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帶來了“進川石材集團”的飛躍發展,也帶來“石材運輸專列”的一次飛躍,成為石材人劃時代的核心領袖。
陳進川說,未來中國一定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一帶一路不僅是國家發展的新思路,更是企業發展的新方向,未來的“石材運輸專列”將不止于滿足國內需求,他期望這趟“專列”為世界贏得更多精彩!